世界通讯!稀饭的前世今生
□雨茂
徐州盛产酥梨,每到秋天,都有人熬梨粥喝,声称这是润肺止咳防燥的佳品。
我对梨粥并不上心,但看到别人喝粥时,总会想起小时候的生活。家乡没有“粥”这个术语,叫做稀饭。改革开放前,乡亲们远没有解决吃饭问题,困难时期,瓜菜半年粮,能喝上稀饭就不错了。
【资料图】
那时很多人家几乎顿顿稀饭,不同的只是有稀有稠,随各家存粮而定。条件稍好的人家少加水,条件差的只能多加水。
当时的家乡,每家人口不论多寡,都有一口大铁锅,有几只盛稀饭的大海碗。每到煮饭时,整个厨房青烟弥漫,大铁锅咕嘟咕嘟地冒泡,与咕咕叫唤的肚子相应和,引得人胃里直反酸。
白米稀饭不能常喝,喝多了稀释胃酸不说,还会像鲁智深说的那样——嘴里淡出个鸟来。于是主妇们就往里面添加杂粮,比如红薯、嫩玉米、四季豆、豇豆、绿豆、红小豆等,或者在开锅时搅入玉米面,做成金黄甜香的玉米面糊糊,或者在锅里加一些切碎的酸菜,做成开胃的酸菜稀饭。
酸菜的原料是大青菜,在冬天采摘,收获后洗净,先晾晒一两天,去除部分水分,在开水里煮一煮,放进一口大陶缸,用大鹅卵石压住,加一些煮菜的水,漫过菜就行,再盖上盖,余下的就交给时间与有益菌了。
大约一周过后,发酵完成,屋子里满是酸臭的气息,酸菜就做成了。成熟的酸菜呈青黑色,有鲇鱼一样滑腻的汁液,吃前要用清水洗一下,再切碎放进稀饭锅里煮。陶缸里的酸菜放得越久就越酸,是那种可以让人倒牙的酸,却酸爽抓人,让人欲罢不能。
为了保证常年都能吃到酸菜,人们喜欢把腌好的酸菜挂起来风干,做成干酸菜,想吃的时候泡发一下就成,只是酸度不如从菜缸里现捞的高。
红薯产量高,但怕冻,储存不易,人们就做成薯干以便保存。红薯收获后,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,把红薯洗净切条,放在大竹垫子上曝晒,大约三四天就成薯干了。氧化后的薯干略微发黑,但糖分比例增加,韧性十足,放在稀饭里煮,既香甜又有嚼劲儿,很受欢迎。
无论怎么花样翻新,稀饭毕竟寡淡,于是就多吃咸菜。家家除了水缸、酸菜缸,最多的就是泡菜缸。只要是当季的菜,很少不能泡的。常见的是萝卜、豇豆、大青菜、白菜等。
开饭前,把这些泡菜捞上来胡乱切一下,或者干脆不切,横七竖八地装进大盘子,摆在正中间,一大家子人喝一口稀饭吃一截咸菜,喝稀饭的声音如同快速撕开一匹布,又像无数根响鞭凌空抽打,吃咸菜则是清脆的咔嚓咔嚓声,应和声此起彼伏,声振屋瓦。场面如风卷残云一般,很快就饭菜罄净。
我读初中之前都在老家,学校就在我家后山上。当时有晨读与早课,两节早课结束已是9点左右,回家吃早饭时饥肠辘辘,连喝两三大碗稀饭,再塞进一肚子咸菜,然后返回学校上课,很快就腹中如蛙鼓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
放学回家一般在下午三四点,胃里早就如针扎一样难受,如果看到的还是稀饭,反感情绪瞬间就会爆发,觉得这世界上最可恶的食物莫过于稀饭。
我们家生活稍好一些,白天两顿稀饭,晚上一顿面条。稀饭毕竟不扛饿,我和弟弟都上学,营养也堪忧。
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,母亲一方面把稀饭做得稠一些,另一方面增加一些花样。比如把泡酸菜、泡豇豆、泡萝卜炒一炒,以增进食欲。比如不做玉米面糊糊,把玉米面调水加糖捏成疙瘩,放在稀饭中煮着吃,或者做玉米饼佐餐。
母亲还把晒干的蚕豆、豌豆炒熟后加水煮透,捞起凉拌,既爽口又耐饿,又能增加营养。母亲常常把四季豆、豇豆煮熟后凉拌,就着稀饭吃,也能让人食欲大增。
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粮食充足,不用顿顿吃稀饭,可以吃干饭了,人们还是习惯早上稀饭就咸菜,但是主食变成了辅食,此前很少吃到的馒头、包子、油饼等成了主食,鸡蛋、咸鸭蛋、花生米成了餐桌的常客。这与早年喝稀饭有了质的区别,我也在这个时候接受了稀饭。
几年前回老家,发现城里到处都开着稀饭铺子,光顾者众。有的打着“稀饭大王”的招牌,各种稀饭任选,佐餐小菜种类繁多,荤素搭配,颜色靓丽,营养丰富,七八块钱就能吃得酣畅淋漓,连呼“巴适”“安逸”。
一部中国历史,饥饿史占了很大篇章,许多时候喝稀饭是常态,真正告别饥饿还是最近40年的事。从有什么吃什么的别无选择,到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的从容淡定,从在家招待客人的局促不安到去酒店请客的泰然自若,是最近20年才有的体验。
营养专家与医生都认为稀饭不是健康食品,建议早上不要喝稀饭,要多吃高蛋白食物,比如牛奶、鸡蛋等,但许多人尤其是年龄稍长的人还是对稀饭情有独钟。
有一年我去武汉出差,住在一所大学的校内宾馆中,那里曲径通幽,很是雅致,下榻的多是各个大学的学者。我早起到餐厅用餐,当时人不多,比较安静。我取好食物,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来,悠闲地剥鸡蛋,突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如裂帛一样的声音,抬头搜寻,发现左前方5米多远的餐桌旁对坐着两个男人,年轻的正说着什么,年老的埋头喝稀饭,旁若无人,很是享受。
对于大家的关注,老者毫无反应。我看他头发花白,个子不高,戴着眼镜,斯斯文文的,没承想喝稀饭的声音居然如此响亮!
其实,稀饭早就失去了充饥的价值,之所以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,是因为别的因素,比如饮食习惯、基因记忆等等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标签:
相关文章
香草图片 香料的作用_香草图片 当前观察
1、薄荷。你一定很熟悉这种草药。薄荷很好区分,叶子闻起来很凉,因为薄荷有几十种,因为生长过程中有变异。普通薄荷有土薄荷(
每日焦点!qq修复官方网站-qq修复
1、打开QQ,进入主界面,点击左上角的【头像】。2、在弹出菜单栏中,单击我的相册。3、进入相册界面,点击右上角的【工具箱】。4、进入工具箱
华为不与“东方”便,诺基亚春深锁鼎桥
通过高管支持甚至可能还有技术支持,华为作为持有TDTECH49%股权方,对其发展可谓不余遗力,但在TDTECH收购案中,华为出人意料地投出了“反对票
织金—纳雍高速公路_关于织金—纳雍高速公路介绍
1、织金—纳雍高速公路(Zhijin—NayongExpressway),简称“织纳高速”,是中国贵州省毕节市境内
杨红英:平凡岗位续写军人风采
“谢谢你,杨姐,你这么一解释我就全明白了!”这位被同事们感谢的对象,就是被大家称为“最美知心姐姐”的退役女兵,现为方大炭素保卫部武...
常青科技:2乙烯基萘为公司募投项目产品之一,可用于高端光刻胶生产|天天观速讯
常青科技4月1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,2-乙烯基萘为公司募投项目产品之一,可用于高端光刻胶的生产,该募投项目前置审批手续均以
第三届消博会|从消博会看绿色消费新趋势|世界速看
在第三届消博会1号馆,一家体育品牌展位的人造草坪地垫释放着负氧离子,为净化场馆空气做着努力。该品牌展位负责人宋坤介绍,近年来,人们对运
警惕!老人变“懒”,可能是患了这种病…… 天天热点评
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。帕金森病,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。在我国,有超过3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,其中65岁
河北省第六届(沧州)园林博览会将于5月26日开幕
河北省第六届(沧州)园林博览会将于5月26日开幕---记者从4月11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,河北省第六届(沧州)园林博览会
天天百事通!云南丽江、玉溪两地发生森林火灾 当地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
2023年4月11日,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、玉溪市江川区突发森林火灾。根据火场态势,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先后出动543名指战员,携带大功率水
汽车悬架技术重大升级引领汽车进入‘苹果’时代比亚迪云辇来了-世界实时
众所周知,汽车都是依靠四个车轮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,但是你见过只需要三个车轮就能行驶的汽车吗,这就是比亚迪的最新黑科技——云辇车身控...
痛经吃什么药缓解_痛经吃什么药_当前观点
1、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疼痛、胀痛、腰酸等不适症状,如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恶心等。2、建议经期注意保暖,避免
春日茶飘香 信阳市浉河区法院送法进茶园-视讯
河南广电·大象新闻记者龚雪通讯员王思远最美人间四月天,又是一年采茶时。4月7日,信阳市浉河区法院董家河法庭负责人万
真正厉害的人,结交人脉从不靠“巴结”,而是通过这2种途径,太机智!
他是地球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,世界公认的“石油大王”,他曾独占了全美80%的炼油工业和90%的油管生意,总资产超过了比尔盖
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急需新机制
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,也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。近年来,在各级政府推动以及院校和社会积极参与下,产教融合在促进职业
北京楼市调控谨慎探路,房山区拟试点“一区一策”
曾传出调控放松又遭否认的北京房山区,正掀起新的楼市波澜。4月11日消息显示,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发布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进
嘴唇纹什么颜色好看又自然?
纹唇一般纹粉红、桃红橘色等颜色都比较好看。一般年轻人的肤色都比较亮,搭配桃红和粉色橘色都行,再说了现在的纹绣师技术都非常好,水平也在不
全球热点!田螺怎么洗最快最干净又不老(田螺怎么洗最快最干净)
田螺也是夏天很多人会吃的一种河鲜,多是当做凉菜使用的,用来下酒也是非常好。我们吃田螺主要是用吸的方式,所以田螺一定要洗的特别干净,不
永州冷水滩区:助推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落地落实落细 环球看热讯
连日来,永州市冷水滩区迅速行动,坚持高位谋划、高效落实、压茬推进,推动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机制落地落实落细。把握一个“高”字—坚持...
泉州体育中考开考 全市共设18个考点|环球观天下
立定跳远昨日,2023年泉州体育中考开考。据了解,今年体育中考全市共设18个考点,永春、石狮、晋江、惠安四地昨日率先开考,泉州其他县(市、
4月11日06时云南文山疫情情况数据及文山疫情今天确定多少例了
一、文山最新疫情消息-数据概览:1、新增本土:0;2、新增无症状:0;3、现有确诊:15;4、累计确诊:28;5、累计治
世界新资讯:“云”上新阵地
“云”上新阵地——河间打造智慧化平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探访王雅楠袁铮打开“河间党建云”App签到,参加“三会一课”;通过“理论自习室”...